3.3.07

感想

朋友讀《消失了樹》感覺很不一樣,有的以為這個小說異想天開,也有人說有詩意;一個朋友則幽我一默,說她原本對香港的認識,給徹底的「解構」了!一位同事最認真,她這樣說︰


「小說只看了三份之一,我早已想這不是一本隨便看看的書。我一邊看,一邊回想自己當年在做些甚麼呢?自己是否有想過類似的東西呢?記得都曾經同朋友在一起,像小說中所講,在酒吧,都記不起是甚麼地方了,曾經說過九七。這些事情都仿似昨日,但數數手指,原來都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。


女主角鄒越較特別。開始的時候,她比較像我心目中的大陸女人,但後來又不覺得似,做了一些我預料不到的事情。很想看到小說後面她會怎麼樣,但我看得很慢。」


只要能讓大家再一次想到這個地方,這些年頭做過些甚麼,我實在感到欣悅。

20.2.07

作家人語Interview﹕轉折之時 新聞以外

【明報專訊】鄺國惠現職為無新聞的專題記者。在專業上,從初入行任《明報》3年政治新聞記者起,他報道撰寫專題特寫已有18年,而且屢獲獎項,近作《告御狀》,採訪北京 上訪村內苦無申訴冤屈的百姓,再奪了香港人權新聞報道大獎。
新聞挑選歷史的關鍵時刻,如刀刃般切入社會核心,提煉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,每一句句子每一段音影都硬梆梆的擲地有聲。
但,「社會是多於此的,百姓的生活不只是每天的頭條」:如同他將社會比喻作一杯檸檬可樂,新聞事件如同浮在表面的那片檸檬,而影響生活素質的,卻也包括沒有見報的、曖昧的、隱晦的、拿不上手抓不緊的情緒,像那杯或氣泡或盈或缺的可樂。
他的《消失了樹》,便以魔幻的筆觸,在古琴飛升、玻璃變鑽石的意像裏,講述一個殖民地島嶼交予至自行啄破外殼、孵化誕生的政權。一個以象徵寫作的故事。
寫作位置
從堅似金鋼般實在的新聞,到如水如霧的意像小說,鄺國惠的寫作,有的是從批判的位置中解放的感覺,但是他坦言,當中也有過掙扎和思考。
「小說中會不會有不可講的東西?」
但當他的第一稿完成後,他停下來修改,其間,他讀了米蘭.昆德拉的《被背叛的遺囑》,當中對於小說藝術的見解,卻影響和解救了他。
「昆德拉說,小說並非要審判和作是非判斷的地方,並不是為了要罵誰而寫。」這啟發了他回想,自己並非要發表政治主張或宣言,而是為了促使人與人之間的理解、諒解,「要說的,只是人的處境」,在那歷史轉折的時刻。
被英國殖民百餘年後回歸中國,香港的命運,其實一早已成定局,無人可以力挽。但鄺國惠的記者身分,特立而超然於政團組織的崗位,讓他得以廣泛地訪問、傾聽社會上沉默的心聲,豐富生命之餘,也更能探知社會情緒的激越與冷淡。

整篇報道,請看︰
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070217/12/220i9.html

18.2.07

序言下


小說亦透過從大陸而來的人物,描寫中港兩地人既要競逐成為對方的主人,卻也產生了獨有的憐惜。回歸前,是鑽石大王拒絕一心攀龍附鳳的大陸女子,但回歸之後,卻是為求得到大陸的人脈關係,連友情亦不惜出賣。
不過,小說情節一個別致之處,卻是著力描寫人物生活中最「尋常」的時刻,譬如朋友反目,描繪的是第三位朋友的悲哀與逃避;北上打工引發三角關係,不見拉扯哭啼;甚至政權移交,書中呈現的也是「九七」期限降臨前,最尋常不過的「區區一夜」。
小說的題材不限於個人的經歷,而是集體的問題,是個體廁身於歷史洪流之中渺小的境況。

「如此微小的一個個體,具體的生活,具體的選擇。歷史似是一個未完成的選擇,而結果行將降臨。」

「文學出版計劃」審批員鄧坤先生賞析

歷史與時代不斷在發展,不斷在演變。香港這個小島,經過一百五十年努力耕耘,由一個荒涼貧脊寂靜的小漁港,發展至高樓大廈臨立,經濟發達的城市。人民生活從一張床睡八個人到一個人輪流睡八個睡房的日子,經過這麼大的種種改變,這個海島是應該發展成這樣美麗的。不過,這個海島的運行發展很奇異,每當直線運動進行至關鍵時刻,運動發展方向便會改變。百年前的歷史不去追憶,只從上一世紀中期的五十年代開始,這個海島就經歷了五六年、六七年運動,七十年代初股災,八十年代草簽,經濟發展一起一跌,島民均經歷過風風雨雨的日子。



這個海島在回歸前後十年中,從顛峰燦爛的泡沫經濟時代,轉眼間便成為泡影。一棵枝葉茂盛,蔥蔥翠綠茁壯的美麗大樹,枝葉立刻枯榭凋殘。島民走的走,逃的逃,尋找生息,在逆流中不斷地爭扎求存。《消失了樹》小說裡的四個年青人,在追追逐逐中,尋求一棵既可憩息又可棲身的大樹。

小說以回歸前後的獨特歷史背景社會環境,描寫四個不同階層年青人的聚散,離離合合,孤寂與矛盾,尋求自己的前途理想。在回歸前夕,島上很多人往海外走,有的搭飛機,有的揚帆,有的把車直駛出海外去。在這關鍵時刻,難怪島民義無反顧的把身往海外送。有些走了,但有些卻留了下來。留下的均站在時鐘面上生活,依循時針運作的規定,每日不同時刻走上街相互擁抱,相互擠撞一下,從而獲取一份心安。

《消失了樹》小說的創作技巧,最值得欣賞和讚美的,是採用「意識流」文學創作。具有寬闊的描繪空間,發揮作者思想意識形態,把回歸前後社會演變,人民生活實質的面貌,思想,心態表現出來,從移民,回流,再尋找安逸憩息的生活環境。小說裡的四個年青人的聚散,人與人之間之矛盾,離合,孤寂和奮鬥,尋找理想的樂園。這本小說,雖然不是採用傳統式的寫實主義創作方法,沒有鮮明的故事情節,也沒有刻意的人物性格塑造,但作者非常聰明,以一種探索性的思想意識,展示社會演變的歷史里程,更鮮明突出作者的意識思維。文字簡潔,文句暢通。整本小說分為二十一章,而每一章,每一節,均描述出獨特的思想內容,提升讀者細心閱讀的興趣。《消失了樹》小說,可以說是一本值得欣賞的作品。

17.2.07

序言上


回歸是香港人一段要迴避、卻又迴避不了的歷史。小說《消失了樹》長約十七萬字,情節並不複雜,有關四個朋友的聚散。故事由八、九十年代中英談判陷入低潮時開始,結朿於千禧年代中董建華下台前;但若加上以傳說、寓言、回憶及夢境等形式出現的插敍,小說亦觸及了二次大戰後的社會狀況。小說以種種技巧渲寫香港人在「九七陰影」之下的言行、思想,作者以文字重構這段時間的社會空間,捕捉社會氣氛,最終是希望描繪一座城市的整體形像。

書中人有的移民、有的夢想做鑽石大王、有的到大陸從事推銷,也有的尋找心靈歸宿,但無論北上打工抑或留港發展,一切都圍繞著「九七」這個日子作打算,但誰都難說做好了準備。

「平靜了超過半世紀,乍醒還夢,一睜眼已來到終站。不是應該更早整裝過渡?不是一切都說好,事先聲明了嗎?」

29.1.07

香港年輪

【明報專訊】 (明報) 01月 28日 星期日

樹的年輪刻載了歷史,當樹消失時,歷史會否隨之湮滅……

17萬字的小說,關於4個朋友的聚散,從中英談判陷入低潮時開始,結束於董建華下台前;加上傳說、寓言、回憶及夢境等形式的插敍,渲寫港人在「九七陰影」下的言行、思想,捕捉此城的社會形象。

藝發局文學出版計劃審批員鄧坤賞析這位資深新聞工作者的小說:「最值得欣賞和讚美的,是採用『意識流』文學創作……以一種探索性的思想意識,展示社會演變的歷史里程,更鮮明突出作者的意識思維。」

15.1.07

終於出世了!

今天走進書局,嚇然看見了一張既熟悉又陌生的海報,多看一眼,不正是與設計師「磨」了不知多少天的海報?竟就貼在灣仔天地的大正門上——


拙作《消失了樹》終於出世了!太開心了!

*
*** ***